新闻中心

分享至

科技部:干细胞治疗新冠肺炎临床结果安全,有效!

       在2020年3月17日国务院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科技部生物中心主任张新民介绍了干细胞治疗新冠肺炎临床研究进展情况。经过严格临床前安全性、有效性评价以及严格的质量鉴定,干细胞产品在遵照当前干细胞应用规范和临床实验规范的前提下,对若干重症患者进行治疗,初步显示出了安全、有效性。



干细胞干预新冠获广泛认可


       在过去近3年的时间里,干细胞在攻克新冠肺炎的过程中崭露头角,取得了令人欣喜的成绩,得到了广泛认可。

       2021年4月,由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生物治疗学专业委员会主办,国家感染性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承办的干细胞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临床专家共识研讨会在北京会议中心举行。与会专家经过充分研讨,正式定稿并发布了我国首个《间充质干细胞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专家共识》,为国内间充质干细胞治疗新冠肺炎的临床研究和临床实践提供了规范和指导。



     《专家共识》系统总结了干细胞治疗COVID-19相关的最新临床研究进展,内容包括MSC治疗COVID-19的科学依据、临床研究进展、MSC治疗COVID-19的建议以及实施要求等方面,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为应用该技术治疗新冠肺炎提供了科学指导。

       而在今年,干细胞干预新冠得到了国家重点支持。国家科技部发布了“干细胞研究与器官修复”等重点专项2022年度项目申报指南,根据此前发布的申报指南(征求意见稿),重点专项涵盖了干细胞治疗新冠肺炎等相关领域。



干细胞治疗新冠肺炎的多种潜在机制


       干细胞干预主要依赖于其自我更新能力、多潜能分化、低免疫原性、抗炎功能以及对受损组织的归巢能力。此外,间充质干细胞具有独特的免疫调节机制来调节先天和获得性免疫反应。间充质干细胞在干预新冠肺炎的研究中已经展示出积极信号,实验表明,其主要通过以下几方面的机制来发挥作用:


分化潜能
       研究表明,移植的MSCs被发现可分化为呼吸道上皮细胞,以补偿病变组织中的功能性肺泡上皮细胞屏障,并改善局部损伤。


免疫调节
       MSCs的免疫调节特性已为大家所熟知,其通过与多种免疫细胞相互作用,调节先天免疫和获得性免疫。此外,由于SARS-CoV-2的免疫逃逸机制,病毒部分逃避天然免疫系统的识别和攻击,因此获得性免疫在杀灭病毒中发挥关键作用。MSCs主要通过靶向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抗原提呈细胞(APC)、DC、NK细胞和调节性T细胞(Tregs)来调节获得性免疫。

       此外,肺部的局部免疫由CD4+T细胞和CD8+T细胞介导的,可在感染时快速杀伤外来病毒,这也提示MSCs的适应性免疫调节机制是治疗新冠肺炎的关键环节。


分泌抗炎因子
       抑制炎症是MSCs的另一重要功能,MSCs通过旁分泌作用分泌多种可溶性抗炎因子。研究发现,新冠肺炎患者血液中多种炎症因子,如干扰素-γ、干扰素诱导蛋白-10、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等均升高。

       而且,那些重症及危重症患者的炎症因子水平升高更为显著。新冠肺炎会引起细胞因子风暴,并在肺部分泌高水平的促炎细胞因子,如IL-1β、IL-1RA和IL-2等。因此,MSCs强大的分泌抗炎因子的特性能有效抑制上述炎症反应,其通过产生抗炎分子和抑制炎症因子的分泌来介导。


抗病毒及抗凋亡
       在新冠肺炎患者体内可观察到不同程度的细胞凋亡,包括肺上皮细胞及免疫细胞等,能否逆转这些细胞的凋亡成为控制疾病发生发展的关键。间充质干细胞具有抵抗细胞凋亡的能力,抑制因缺氧、化学刺激、机械损伤和辐射引起的细胞凋亡,这种特性已经在肺泡上皮损伤模型中得到证实。因此,MSCs针对肺部疾病的抗凋亡特性意味着MSCs可被用于新冠肺炎的治疗。


干细胞治疗新冠临床进展


Part.1——王福生院士团队发布临床新成果:显著改善重症新冠肺炎患者损伤


       2021年2月,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感染病诊疗与研究中心主任国家感染性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王福生院士团队在Nature子刊Signal Transduction and Targeted Therapy上发表了一篇关于《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对COVID-19重症患者肺损伤的影响:一项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II期临床试验》研究的文章。


       该项试验表明,间充质干细胞(UC-MSC)加速了COVID-19重症患者肺实性病变的消退,改善了肺的综合储备能力,并证实了良好的耐受性和安全性,干细胞治疗为COVID-19肺损伤患者提供了一种安全,且潜在有效的治疗选择。


Part.2——对新冠患者恢复具有长期益处


       2022年1月,王福生院士团队又公布了全球首个干细胞治疗新冠的随机、双盲、对照1年随访结果。文章发表于《柳叶刀》子刊——EBioMedicine。


       研究对此前参加 II 期临床试验的100名患者进行了前瞻性随访,每隔3个月随访一次,为期1年,以此评估UC-MSCs治疗的长期安全性和有效性。

       结果显示:干细胞给药对新冠肺炎患者肺部病变和症状的恢复具有长期益处,且患者症状更轻和生活质量更好,睡眠困难、日常活动和数字评定量表评分均得到显著改善。


Part.3——干细胞治疗新冠肺炎的临床试验超过139项


       据ClinicalTrials.gov查询,截至2022年04月21日,目前共有139项间充质干细胞正在临床试验或已完成临床试验。在这些MSC临床试验中脐带MSCs 22项,脂肪MSCs 15项,骨髓MSCs 11项,脐带沃顿胶来源7项(备注:原文如此单列),牙髓来源2项,脐带血来源1项,经血来源1项,胎盘来源1项,粘膜源性MSC1项,另有14项未明确来源。

       可见,骨髓、脐带和脂肪是用于新冠肺炎临床试验的间充质干细胞主要来源。

       今年2月浙江大学附一院发表在《Nature Public Health Emergency Collection》发表的一篇干细胞治疗新冠的综述。详细介绍了目前使用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COVID-19的临床研究。



部分研究结果摘要

       Leng等人用间充质干细胞治疗新冠肺炎患者,观察7例MSC移植后14天内的炎症、免疫功能及不良反应,发现TNF-α表达降低,IL-10表达增强,进一步报告没有任何不良事件,并得出结论间充质干细胞有效地改善了所有7名患者的功能结果。

       Lanzoni等人进行双盲1/2a随机对照试验,对24例接受UC-MSC治疗的受试者进行新冠肺炎和ARDS治疗1个月。他们发现,UC-MSC持续有效地减少了一组与新冠肺炎“细胞因子风暴”相关的炎性细胞因子,从而提高了患者的生存和恢复时间。

       苏等人研究了静脉注射UC-MSCs对新冠肺炎患者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安慰剂组相比,人UC-MSCs移植缩短了临床转归时间,UC-MSC治疗后危重进展发生率为0,28天死亡率为0,对照组4例采用有创通气治疗,其中3例死亡,28d死亡率为10.34%,同时,经UC-MSC治疗后,疲劳、虚弱、呼吸窘迫等临床症状明显减轻。

       多项临床研究表明,干细胞治疗具有很好的潜力来缓解新冠感染患者重症和后遗症,有着长期的疗效,其安全性和有效性正在不断得到证实。干细胞治疗新冠肺炎的探索仍在继续,随着更多的成果输出,期待这一领域有更快的发展。


参考资料:
1.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96635625366051646&wfr=spider&for=pc
2.https://mp.weixin.qq.com/s/TH5NnmaYY5I7MjUM3ENrlA
3.https://pubmed.ncbi.nlm.nih.gov/31191672/
4.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392-021-00488-5
5.https://pubmed.ncbi.nlm.nih.gov/34963099/
6.https://pubmed.ncbi.nlm.nih.gov/35187617/

 



山东凤起集团 版权所有 2021-2026  鲁ICP备2022013058号-1  技术支持:东营亿唐智能科技有限公司